9月26-28日,由校長宋林生研究員作為團長的“大連市海洋資源與生态環境特派團”與普蘭店區農業農村局、大連市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2019年大連市仿刺參産業科技培訓會議”。本次會議由伟德 官网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和大連海洋大學鑫玉龍海洋技術應用研究院共同承辦。來自大連鑫玉龍海洋生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海隆源水産、杏樹屯海參餌料廠等的20多家單位的100餘名仿刺參産業相關人員參加了培訓活動。培訓會議由伟德 官网副院長丁君研究員主持。大連電視台、大連日報以及普蘭店區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對會議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
開幕式上,大連海洋大學科技處副處長郝振林副教授、大連鑫玉龍集團總經理車全通知分别代表大連海洋大學和鑫玉龍集團發表講話,對本次會議的籌備初衷、會議特色以及會議的重大意義進行了詳細闡述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特派團成員劉超博士邀請了6名在仿刺參産業一線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開堂授課。
會上,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李成林研究員、大連海洋大學左然濤副教授和大連海洋大學鑫玉龍研究院車鑒高級工程師、福建省水産研究所楊求華高級工程師、長海縣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張英永高級工程師、大連海洋大學包衛洋副教授以及大連海洋大學于子超助理研究員等專家分别做了題為“山東省刺參産業現狀與種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遼甯省仿刺參生态育種、育苗以及微生态技術講座”、“福建省仿刺參養殖及病害防控技術”、“海參池塘養殖新技術探讨”、“海參精深加工的現狀與前景”、 “重要環境因子對海參健康狀态的影響以及病害預警技術”的報告。他們結合自己多年的科研以及一線工作經驗,深入淺出地從仿刺參育苗、多模式養殖、病害預警防控技術以及仿刺參食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展開了詳細的技術培訓。此後,大連市普蘭店區農業農村局宋善旗科長做了題為“水産品質量監管最新形勢分析”的報告。會後,參會人員參觀了鑫玉龍集團仿刺參育種、育苗、養殖基地。
休會期間,鑫玉龍海洋科技應用研究院進行了研究院顧問聘任儀式,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國家海洋生物研究中心Yuri Kartavtsev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徐永平教授、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李成林研究員、大連海洋大學丁君研究員受聘為研究院顧問。Yuri教授在聘任儀式結束後做了題為“俄羅斯海洋生物種質資源、遺傳育種研究概況”的學術報告。
9月28日,特派團成員劉超和于子超助理研究員等一行兩人在鑫玉龍集團對仿刺參室内保苗和圍堰養殖的情況進行調研和技術交流,為仿刺參病害預警預報系統的構建積累數據。
本次科技培訓活動内容涉及到仿刺參育苗、多模式養殖、病害防控預警以及食品精深加工等全産業鍊,授課專家來自遼甯、山東以及福建等國内仿刺參主産區,均具有多年的一線生産經驗和極高的學術造詣。本次科技特派活動的順利舉行讓科技特派團成員對我國仿刺參産業的發展和現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進一步增強了特派團與鑫玉龍等仿刺參企業的技術交流和相互了解,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為大連市仿刺參産業注入了活力、增加了動力,為産業的綠色、健康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在以後的工作中,科技特派團将充分發揮大連市乃至全國各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科研和技術優勢,集中精力解決仿刺參産業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以期獲得科研、産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雙赢局面。